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作品 > 教师作品

转换角色建立心理优势与打破“马太效应”怪圈   ——试论新课标下心理学原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来源:平山小学 信息提供日期:2022-11-0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转换角色建立心理优势与打破“马太效应”怪圈

  ——试论新课标下心理学原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邓婷婷

  

  摘要:“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打破“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怪圈,转换角色建立学生语言心理优势,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标对我们的一项要求。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马太效应的反应用以及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建立心理优势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角色转换  心理优势  马太效应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摘自《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一句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中体现的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之间有很大差距”。因此,学生语言心理优势的建立也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在教学中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小学英语教师应鼓励人人参与英语的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的体验,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准,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而应建立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特征,设法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英语课程在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尽可能采用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但与此同时,我也尽量在参与度高的活动中创造机会促进个体的发展。

  ——行动一:让后进生批改作业,转换角色建立心理优势

  执教之初,我采取的作业批改方式都是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上的错误不厌其烦地逐个圈逐个改。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做法效果并不好。因为作业本发回去以后,真正认真去看自己错在哪里的学生毕竟不多,大多数人随便看一看等级A、B、C就算完事,按老师写的订正过后照样不懂。而有些后进学生基础不扎实,做起作业来更是兴致不高。

  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对自己的作业负责的责任心呢?新课程要求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究竟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适合他们的呢?经过思考,我决定让成绩中等和成绩比较有困难的学生来批改作业。首先,我把作业分成两类:机械性抄写和拓展性练习。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机械性抄写这一类难度较小、有利于巩固基础的作业由学习比较跟不上的学生来负责批改,拓展性练习则由成绩中等的学生批改。这样做正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在让他们批改之前,我先面批面改“负责人”自己的作业。负责人弄懂了自己的作业后,才有能力来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由于接触的都是比较工整、字迹比较好的作业,潜移默化中,他们对什么是高质量的作业也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3-5份的量的积累,虽说是让他们“负责批改” ,但实际上反而是他们自己接受了自己并未意识到的正面引导教育。而且,除了批改,他们还要负责督促所批改作业同学的作业订正,有时候,还得解释给同学听,这又进一步满足了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所以他们会努力去掌握作业的正确做法。

  根据角色转换法的基本假定,个人能有效地处理自己生活上的问题,特别是当他们能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的周围的事情的时候。由于任何一种角色总是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会大相径庭。长期的负面学业体验,使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角色感,这种角色感使他们自卑、失望,失去了努力的动机。角色转换法提供了必要的处理及挑战,帮助当事人朝着统整、坦城,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在批改作业和督促订正的过程中,平时的后进生转换成了“负责人” ,有了这样一种新的身份,该学生得以暂时摆脱“后进生”角色的困扰。通过赋予“负责人”角色,原先的后进生在新的角色里体验了全新的自我,这就是——对小组负全责的责任人。这份责任心促使他们形成对自我学习负责任的使命感,将学生从原来的那种从属于教师的角色真正转换到了与教师平等的角色,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激励者。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学生对自己的地位角色有了高度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则恰恰是心理优势建立的契机。

  由于学业成绩的暂时落后和其他种种原因,除了学业问题,这些孩子往往不擅长跟其他同学相处。而督促订正的过程正可以促进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主动和社会的接触,促使其实现正常的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这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为其迈上社会的生活准备好铺垫。通过课堂观察和跟家长的沟通交流,我发现许多参与批改作业的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自豪感,课堂参与度也比以前高了很多。现在我的这个做法已经延展到了全班,让每个同学都有“负责”的机会。

  ——行动二:“火车快开”,打破“马太效应”怪圈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课文朗读得好,教师可能会请他范读或带读,这样的little teacher(小老师)不仅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传统的做法是,这个带读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好的、开朗向上的。可是,如果我们一直让这样的学生带读,我们就刚好陷入了“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的怪圈,即,“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现象——“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现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种做法当然跟我们的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相悖。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在“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的同时避免“没有的,连他现有的也要夺过来”呢?

  “火车快开”这个游戏,是我所用过的众多游戏中参与度最高的口语操练式游戏。只要“Train,train,go go go!” 的口号一响起,他们马上就会集中精力投入游戏,即使是平时最懒散或最害羞的学生,也会参与到其中来。因为我采用这个游戏的初衷,正是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 ,“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

  这个游戏的基本规则是:学生轮流站起来按某种节拍读出一组单词、词组或句子。为了使他们练成流利的语感,我给这个游戏加入了竞争的元素:计算人均时间,即,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随着游戏的多次进行,有些成绩好的同学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拼读了,因此,造句减时间又成了游戏的进一步改良,也就是说,只要小组中有同学在拼读正确的基础上说了一个完整又正确的句子,视句子长短给该小组减去相应时间。造句这个规则的加入,给我们发展得比较超前的同学提供了机会,也激活了群体中向上的动力。这也符合新课标“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要求。

  由于这个游戏通常都能得到我的“火车运行表” 预告,学生们能通过种种机会进行练习,因此那些害羞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课后先行练习或请教他人,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而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自信心。

  英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既是教育的真谛,又是新课标对我们教师教学上的要求。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力图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